- 常见问题 -

山东灌浆料出现冷缝现象的原因

时间:2025-09-10   访问量:1058

山东灌浆料出现冷缝现象,主要源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突发中断或施工组织不当,导致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超过初凝时间(通常2-6小时),形成非预期的软弱结合面。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:

1. 施工工艺失控

浇筑中断是直接原因。例如,泵车故障、电力中断或施工组织混乱导致单次浇筑时间过长,超过初凝时间后继续浇筑,新旧混凝土层间无法粘结。此外,分层浇筑厚度超标(如单层超过30cm)或振捣不充分,会加剧下层初凝与上层覆盖的矛盾,使山东灌浆料形成冷缝。

2. 材料管理漏洞

水泥安定性不合格(如游离氧化钙超标)会加速收缩开裂;骨料含泥量过高(>3%)会加剧离析,降低混凝土均匀性,增加冷缝风险。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或储存不当,均可能间接导致使山东灌浆料出现冷缝。

3. 温控措施缺失

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,内部水化热集中(可达60℃以上),若未埋设冷却水管或未采用智能温控系统,内外温差超过25℃易引发温度应力裂缝,与冷缝叠加形成复合缺陷。

4. 养护不当

养护周期不足(如夏季少于7天)或表面失水过快(如塑料布破损),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开裂,与内部冷缝连通,形成渗水通道。

5. 模板与振捣缺陷

模板漏浆导致水泥浆流失,粗骨料集中;振捣不足(如单点振捣时间<20秒)或过度(如离析),均会破坏混凝土均匀性,增加山东灌浆料出现冷缝形成概率。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